東北網綏化5月24日訊近年來,肇東市以“富集體、富群眾”為出發點,加快農村集體和農民群眾增收致富步伐。通過“五型”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,不斷加強村級集體創業創新能力,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,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,推進精準扶貧黨建工程向縱深方向發展。
在建立村黨組織書記“選育管退”工作機制的前提下,肇東市通過引導黨性強、作風好、有本領、講奉獻的能人黨員進入村黨組織班子,培養開拓創新型、產業帶動型、引帶致富型、經營管理型、為民服務型“五型”村黨組織書記隊伍。現在,能人型書記達到60%以上,“兩委”班子中能人達到50%以上。2013年,黎明鎮長富村全面整合各類生產要素,由村黨總支書記李俊龍帶頭組建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,形成由黨支部牽頭、村委會組織、合作社經營、農戶參與的形式,即黨組織+村委會+合作社+基地+農戶經營模式,村集體控股51%、現金入社農戶持股49%、農戶帶地入社共同參股分紅的方式,種植加工有機谷子、玉米、小麥、雜糧雜豆等四大系列十二類產品。2015年,長富村村集體新增收入71.9萬元,入社農戶分紅256.9萬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.68萬元。村集體富了,村民也嘗到了甜頭,實現了道路硬化、有線電視、自來水、新農合參合費、路燈、綠化六項全免費。2015年全村1700口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、430戶農戶自來水費等村級社會事業費用總計35.5萬元全部由村集體承擔。
通過實施基層組織后進型注能人、資源存量型注機制、城鄉統籌邊緣型注政策、經濟發展瓶頸制約型注項目、城郊區位型注運營手段“五型五策”發展措施,肇東市引導基層黨建示范群體圍繞肇東食品、乳品、飲品、肉食、飼料、蔬菜六大產業鏈條,開展“一區五帶百園”建設,市本級經濟開發區產業項目+電商綜合服務中心集聚區,東部綠色有機食品、西部高效作物種植、南部旅游休閑觀光、北部畜禽養殖、中部瓜菜種植黨群共建黨建示范帶,100個黨建示范點,推動“雙富”工程提檔升級。目前,依托澇洲皓豐農業公司、西八里雙色港米業、太平實達谷業、五里明潤澤薯業等38家農業企業,135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,40個農機合作社,2295個家庭農場(大戶),發展有機谷子面積1.6萬畝,有機水稻3萬畝,建設設施蔬菜園區18處,棚室5700棟,果蔬等經濟作物面積達到10萬畝,發展畜牧業規模養殖場40處。兩年來,里木店鎮永豐村形成了以村支部+合作社+公司+基地+農戶共同參與的經營模式,種植、銷售有機小米、手工大黃米黏豆包、黏玉米等綠色食品,村集體取得利潤分紅合計63萬元,修建白色路面12公里,新打抗旱機井22眼,安裝路燈33盞,植風景林3000余棵。 同時,肇東市扎實推進省級2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精準扶貧、28129名貧困人口精準脫貧,探索實行農村黨建黨組織+公司(復合社)+產業基地+互助組+貧困戶“五加”工作模式。以村為基本單元,多要素整合優化配置,培育一批復合社公司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新型經營主體,加大在中心屯、農機合作社、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組建黨支部工作力度,成立以黨員示范戶為主體、貧困黨員和貧困戶廣泛參與的農村互助組。依托復合社公司產業龍頭輻射帶動作用,以合作、聯營、入股、出工等多種方式,實現黨員與貧困戶之間互助,增加貧困戶經營性收入。